BIM与智慧建筑的关系
今天咱们聊聊BIM与智慧建筑的关系。一般而言,在规划阶段,影响工程费用往往是最高的。如能适时的综合运用BIM之整合协调能力,于团队提供一个理想的平台交流和在整个工程生命周期内;使用2D的传统的设计方法的主要的缺点是设计的传播和有关相关组件及信息。生产情报(包括费用以及时程安排)没办法提早在规划设计时间里做完整性的传达。在工程需求较复杂的情况下,这总混乱讯息的处理,经常导致的昂贵的代价。
在目前一片智慧化声浪中,智慧建筑之发展将是不可或缺之一环。如正处于硬设备之研发与架构,而且对于考虑使用者多样性、多元性之需求,整合各种信息设施于建筑物内所应具备之开放性平台与综合布线等观念较为缺乏。就目前之系统设备而言,各厂牌间之兼容性极差,在产品相互间无法「沟通」的情况下,使得业主与使用者受限于品牌的因素,造成了迁就设备而牺牲了整体性更佳的网络系统发展。
此外,建物安全防灾系统,其需求是最具一般性与必要性,透过良好的信息通信网络系统与开放式的网络平台,可将建物安全防灾系统与中央监控系统作完整的链接与有效的运转,因为,信息的正确,就是掌握状况的先机。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人员之专业训练不足往往导致建筑物相关信息系统与自动化设备缺乏妥善的操作与管理,而无法发挥其功能,因此如何以最少的人力、最佳的专业管理人才以及最完善的系统设备,乃是智能建筑得以发挥功能并永续运转的重要因素。
因此,智能建筑即为整合上述理念之技术应用,建构办公及居室空间更具人性化与智慧化,实现现代化建筑所应有之水平,并进而创造出更具未来性、更符合人性之建筑物,作为引领建筑产业迈向新纪元之最高依循与指标,而智慧建筑标章则是提供民众辨别智慧建筑的最佳工具。
就智能型建筑全生命周期而言,就必须导入上述综合项目交付(IPD, 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的整合,美国建筑师协会(AIA)以BIM为基础发布IPD的交易模式,将人员、系统、业务结构及实践整合到一起的工程交易模式,这种交易模式贯穿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可以结合各相关团队的智慧及经验,对项目进行优化,减少工程浪费,更有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在IPD的交易模式下,由项目各项主要相关成员,如开发商、建筑师、专业技师、施工厂商、分包商甚至营运团队,在项目早期就介入其中,透过IPD的合约关系,团队成员的风险和利益一致,能有效节省工程费用、工期、降低风险及共同分享利益,相当适合大型工程项目及统包案。
在国内环境要突破传统契约关系,重新建立利益分享的IPD团队是有一定的困难度,但是IPD的概念同时以BIM来执行项目,在一般统包案仍是有机会执行IPD概念,并得到效益。传统设计流程在施工阶段设计变更所必须付出的成本是相当高的,若能在规划设计时间以BIM整合统包团队,这时候设计方案还在拟定过程就能避开施工风险,找寻最佳设计方案,所以,在项目早期导入IPD模式便能有效降低工程营建成本。
关于BIM与智慧建筑的关系就为大家说这么多。所以就上述论点来看,BIM不能仅仅归类为工具软件的使用,BIM是一种新的工程作业模式,会影响各专业设计人员的设计方法,影响业主审查作业的模式,也影响各角色参与项目的顺序。对业主而言,要享受BIM的好处,必须深刻了解每各角色参与的深度,在合约中重新安排每个角色的权利义务,如此,项目推动BIM的成功机率相对会提高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