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信息模型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即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中应用相关信息技术,进行系统协同设计、协同施工、虚拟建造、工程量计算、造价管理、设施运行维护,为建设方、设计师、施工方、咨询方、监理方、物业等提供“模拟和分析”的科学协作平台,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趋势已势不可当。
BIM的相关特点
五大优势
可视化(设计可视化、沟通可视化、施工可视化复杂节点可视化、数字漫游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
可视化
在设计阶段建筑及构件以三维方式直观呈现出来,设计能够运用三维思考方式有效的完成建筑设计,同构件之间形成互动性和反馈性可视。
协调性
建筑施工可在建筑物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检查,生成 各专业的碰撞检查报告,然后再进行集中修改并完善。
可出图性
综合管线图(经过碰撞检查和设计修改,消除了相应错误以后); 综合结构留洞图(预埋套管图);碰撞检查侦错报告和建议改进方案。
优化性
可视化的设计和技术交底;精细化的施工安排;精确的工程量统计;实现钢结构的预拼装;实现构件工厂化生产;“框图出价” 进度款管理。
模拟性
施工可在设计阶段进行节能模拟、紧急疏散模拟、日照模拟、热能 传导模拟、4D模拟、5D模拟、日常紧急情况的处理方式模拟。
BIM生命周期
BIM带来哪些好处
1.直观性
BIM的直观性则重新给予建筑师「直接」推敲建筑的机会。从模型角度来看,传统的建筑整体模型很难做成可步入的足尺模型,所以古希腊以来对建筑的讨论多集中于建筑的外观体量,对于这一点,只要比较一下帕提农神庙的「外观体量」与「内部空间」在对后世影响上的落差就可知晓,一直到文艺复兴,即便是相对大尺度的模型也仍然只能用于推敲外观(图21);反观建筑信息模型(BIM),与CAD一样,模型是在无限空间中建立的虚拟现实,不存在成比例缩小后在体验尺度上的限制,可以同等地获得外观体量与内部空间的虚拟体验,这是BIM模型更胜真实模型之处。
2.信息化
如果BIM技术为建筑师带来的改变仅在模型的细度上,那么我们就完全无从讨论它可能对传统绘图术掀起的波澜。古希腊模型体系在获得直观性的同时,其技术信息的含量和精度是远不及剖切-投影图的。为此,用于阐释抽象化、系统化和要素化设计要点的文本标签就变得必不可少,由于这类纯粹信息文本的介入,设计信息密度被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甚至可以认为,绝大多数设计的推进和深化都是在「处方签」上通过写作的方式实现的。
3.标准化
BIM模型的操作是可以以分类体量要素而非断面为基本单元的,这是推敲和表达标准化构件的前提,尤其是在装配式技术的前提下,标准构件可以被建模、引用并装配起来。就建筑建造程序而言,这种「标准构件+装配逻辑」的方式远比「整体剖切+详图剖切」的方式更匹配标准化的逻辑。不过单就体量要素建模这一点而言,BIM模型的优势并不比其他建模工具更明显。另外,如果标准化仅能应用于装配式技术,也极大地将标准化概念狭隘化了,BIM技术下的标准化机制,其实远不止于此。
4.参数化
在标准化的讨论中,其实已经涉及了参数化的问题。在BIM技术中,参数也不止应用于标准,其实BIM模型的形式生成模式就是参数化的。参数化成为模型属性的真正核心,由于形式的推敲生成与身体动作脱开了,建筑师开始与空间的细部形态相疏离,而更趋近于遵从数学逻辑。
5.成果交付—从出图到出模
许多基于BIM平台的出图中,会围绕着常规的剖切-投影图插入一些直观的透视图、轴测图以及剖轴侧图作为注解,以尽可能地将模型在图形表达上的优势和信息量呈现出来,相比过于依赖空间想象的抽象的投影图而言,这种补足已经极大地优化了读图环境。从更长远的策略出发,无论是增加图量还是插入立体图注解,都只是基于现行绘图术的权宜之计,选择了BIM技术的建筑师或许终究将回归古希腊的模型逻辑—只有从二维的剖切投影回归三维空间体量,模型的优势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或许问题的症结并不在「出什么样的图纸」,而是是否要将图诉诸于「纸」,对于BIM技术而言,「交付模型」才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