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信息模型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即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中应用相关信息技术,进行系统协同设计、协同施工、虚拟建造、工程量计算、造价管理、设施运行维护,为建设方、设计师、施工方、咨询方、监理方、物业等提供“模拟和分析”的科学协作平台,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趋势已势不可当。
BIM的相关特点
五大优势
可视化(设计可视化、沟通可视化、施工可视化复杂节点可视化、数字漫游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
可视化
在设计阶段建筑及构件以三维方式直观呈现出来,设计能够运用三维思考方式有效的完成建筑设计,同构件之间形成互动性和反馈性可视。
协调性
建筑施工可在建筑物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检查,生成 各专业的碰撞检查报告,然后再进行集中修改并完善。
可出图性
综合管线图(经过碰撞检查和设计修改,消除了相应错误以后); 综合结构留洞图(预埋套管图);碰撞检查侦错报告和建议改进方案。
优化性
可视化的设计和技术交底;精细化的施工安排;精确的工程量统计;实现钢结构的预拼装;实现构件工厂化生产;“框图出价” 进度款管理。
模拟性
施工可在设计阶段进行节能模拟、紧急疏散模拟、日照模拟、热能 传导模拟、4D模拟、5D模拟、日常紧急情况的处理方式模拟。
BIM生命周期
今天笔者与各位聊聊施工端前期工程在BIM应用该注意些什么?传统工程规划前期与BIM导入工程规划前期其程序作业上的确有差异,由于工程规划时间有限,无法在纸上与讨论规划作业完成后才进入BIM整合与实践之作业执行,因此须采同步规划执行且逐步完善的方式进行,良好的BIM技术应用在施工端前期工程规划主要需具备三项重点执行要素:
BIM运行时间
由于BIM作业时间多受建模范围及应用内容影响,故时间是BIM导入前期工程规划首要冲击,一般来说工程规划的期程大致为两周,模型必须符合足以产出应用的程度及信息;倘若BIM运行时间因规划的修正而缩短、或原定期程就较为紧迫,建模时间势必被压缩,BIM项目管理者需先考虑产出质量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有计划的弹性缩小建模范畴或者降低模型细致度,使得应用内容能符合营造厂需求。
BIM应用技术熟练度
在建模过程及后续应用中,项目参与人员对BIM技术应用的熟练度、执行流程的不同都会影响整合过程及效能,BIM项目管理者须针对BIM工程师对BIM应用的熟练度进行工作分配,熟练度越高建模及应用的速度会越快;另外BIM项目管理者正确且适时的判断、灵巧的项目敏感度将降低执行错误率与重复作业。
规划整合度与流程掌控
工程承揽权及工程执行成效均受到该工程规划完整度及精确性之影响, BIM规划团队不只要懂BIM及应用技术,更要具备工程专业知识、项目管理知识,以及最专业的评估分析,才能完善整合BIM与工程规划,而BIM项目管理者必须清楚整体流程,在不同的需求或规划变动下进行调整、调度、沟通。整合度与流程掌控是影响整个施工前期规划的关键,也是这三项要素中最为重要,但这三项因素其实是环环扣的紧密关系,缺一不可,才能在快狠准的产出成果且达到一定的质量。
好了,关于施工端前期工程在BIM应用该注意些什么就与各位说这么多。BIM技术应用日趋广泛,藉由BIM之参数化设计、信息传递及各项仿真分析大幅改善了工程进行时预先遭遇的问题,而在施工前期工程规划阶段,经历数个案例操作后,发现BIM技术及其应用可以有效的在这时期协助工程规划人员提升作业效率,且在不增加太多工作量于工程规划人员身,透过BIM实际辅助工程规划并产出效益,与传统不同的是,工程规划人员可藉由BIM模型及其应用判断施工动线、置料空间分布、验证规划、复核算量,更可应用于检讨空间关联性、4D施工工序、假设工程规划、3D模型展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