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信息模型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即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中应用相关信息技术,进行系统协同设计、协同施工、虚拟建造、工程量计算、造价管理、设施运行维护,为建设方、设计师、施工方、咨询方、监理方、物业等提供“模拟和分析”的科学协作平台,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趋势已势不可当。
BIM的相关特点
五大优势
可视化(设计可视化、沟通可视化、施工可视化复杂节点可视化、数字漫游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
可视化
在设计阶段建筑及构件以三维方式直观呈现出来,设计能够运用三维思考方式有效的完成建筑设计,同构件之间形成互动性和反馈性可视。
协调性
建筑施工可在建筑物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检查,生成 各专业的碰撞检查报告,然后再进行集中修改并完善。
可出图性
综合管线图(经过碰撞检查和设计修改,消除了相应错误以后); 综合结构留洞图(预埋套管图);碰撞检查侦错报告和建议改进方案。
优化性
可视化的设计和技术交底;精细化的施工安排;精确的工程量统计;实现钢结构的预拼装;实现构件工厂化生产;“框图出价” 进度款管理。
模拟性
施工可在设计阶段进行节能模拟、紧急疏散模拟、日照模拟、热能 传导模拟、4D模拟、5D模拟、日常紧急情况的处理方式模拟。
BIM生命周期
BIM在物业设备设施管理中有哪些应用
物业设备设施模型正式应用前,须事先确认营运维护阶段所需维护的设备系统及项目,并判断哪些设备项目需建立于BIM模型中。物业管理考虑物业设备设施是否建立的判断要素为维护需求性、外观、位置、模型信息及维护信息等五项考虑因素。
1. 维护需求性:若设备为需定期维护或长期使用性,透过模型建立可于模型上亮显需维护或修缮的设备,能帮助维护管理上更为直觉、便利。
2. 外观需求:于模型内建立与设备外观相符或相似的设备模型,可协助维护工程师或设备厂商透过检视模型来快速辨识设备。
3. 位置需求:期望透过模型可明确掌握于任一空间中各项设备的位置,以方便执行维护作业。
4. 模型信息:利用模型建立相关设备信息,如:设备系统、编号、尺寸等快速取得设备基本讯息。
5. 维护信息:藉由模型整合设备于维护期间维护信息的纪录,可节省数据整理、寻找或翻阅时间。
考虑上述模型建立因素后即可确认设备是否需建立模型,经分类并透过窗体纪录是否需建立于BIM模型中,而各项设备在管理上都有其相关设备信息,以方便后续进行管理。因此维护单位元主管及维护工程师需针对各项设备信息需求、管理项目及内容进行确认,包括设备基本信息、设备(模型)参数与外部链接信息等,将设备信息需求确认后,维护工程师可向设备厂商提出所需设备的相关信息需求,而维护工程师接收其设备厂商所提供的设备讯息后,透过窗体将信息递予BIM工程师进行设备模型及信息建立,维护工程师亦可将不需建立于模型的设备进行信息管理。
为使设备能有系统化方式进行管理,因而将设备依个别功能性质进行分类作业,分别为: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逃生系统、照明系统、弱电系统、电气系统、升降系统、空调系统、监控系统及其他系统,其系统的个别说明如下:
1. 给排水系统:主要用于建筑物供水及排水的设备,如给排水管线、饮水机、洗手台等。
2. 消防系统:主要为通报及预防火灾与扑灭火势的设备,如消防栓、灭火器、烟雾传感器等。
3. 逃生系统:应用于发生意外时协助指引及疏散的设备,如紧急出口指示灯、缓降机、逃生广播系统等。
4. 照明系统:应用于空间照明的设备,如感应式灯具、吊灯、一般灯具等。
5. 弱电系统:主要用于传输信号的设备,如电视、天线、广播等。
6. 电气系统:建筑物内外各项电力供应的设备,如高低压受电盘、电源总开关、景观照明等。
7. 升降系统:应用于输送建筑物内人员或货品的设备,如电梯、手扶梯等。
8. 空调系统:使建筑物内部空间达适宜温度的设备,如中央空调、大型冷气、一般冷气等。
9. 监控系统:监控建筑物内外部达安全性的设备,如中央监控系统、监视录放系统、门禁防盗系统等。
10. 其他系统:不包含于以上系统的设备,皆列为其他系统。
BIM模型以可视化及信息化特性来辅助维护人员执行作业程序,透过模型可轻易检视设备位置及了解设备状态;并透过系统化方式管理设备(建立于模型、未建立于模型)及相关信息(基本信息、设备参数、外部链接信息),以提升维护人员执行维护作业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