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一直认为,BIM中的“I”比“B”和“M”要重要的多,也是BIM的精髓所在。建筑项目本身就包含了含量信息,地理的、环境的、能源的、几何的、物理的等等,如何处理这些信息之间的关系,将它们有效的整合在一起进行量化分析,才是未来建筑产业信息化要走的路。今天笔者就跟大家探讨一下BIM中 “I”的意义。
BIM非常重视信息的留存,和传统的设计方式不同,传统CAD行业跟BIM的整合相比而言,BIM模型中充满着各类型信息,当建筑师建完模型后,便可以轻易地了解到内部构件的分布,精确尺寸、钢筋摆放等,如果是传统的方式去进行,要画好几张图才可以描述,甚至还要探讨其正确性,反复的查核,而建筑信息模型只要建一次,整栋建筑物的信息都会存在,且图纸清晰明了又是三维的,想要出甚么图皆可以直接由模型去设定,若要进行结构的分析,也可以传入力学分析软件,可见BIM的设计沟通是相当便捷的。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将建筑信息分享出去,想要使用甚么信息就从这模型当中去撷取,就好似提供一个大型平台,整合着建筑、工程、施工(AEC)阶段。通过将建筑物信息化,我们可以更精确地去分析和控制,不管是建物设计、结构分析、管线配置、施工,甚至采购都可以利用BIM去进行资料的提取运算,当建筑师建立完BIM模型时,模型当中就有各类型的信息,需要CAD图形时可以直接转换,要进行力学分析时,也可以将模型拿来进行结构分析,配置管线时也可以轻易地了解空间配置,不用重新绘图,招标前可以进行采购金额的估算,施工时可以迅速地了解工程查核状况以利处理不符合规范处,整体的文件备份也可以做得很完善,建物的生命周期都牵扯着BIM。
由建设过程中,BIM往往给人的概念是全面的自动化,只要建立好模块便可以进行往后的作业,减少大量的人员数目,赚取节省掉的人事费用,甚至交由廉价的操作员去进行作业,但事实并非如此,BIM存在于结构的生命周期中,从规划、设计、施工、营运维护甚至拆除,每个过程都是BIM的概念,需要经过各阶段的沟通讨论,在这些过程中会用到许多分析设计软件、管线配置软件、估价软件,施工流程软件等,各软件有其长处和坏处,需要经由专业人士去进行分析,且各领域的专业人士也要互相沟通协调,这样才可以建立完整的接口和数据备文件,而不是说人人皆可以进行操作,这是一般人对BIM的误解。
BIM的概念在于建立了各专业人士一个平台,运用共同的信息、共通的语言,沟通起来便达到省时省力的效用,每个阶段都有该阶段的BIM,这才是BIM真正在做的事,各阶段读取该阶段所需信息,去进行最有效益的时间分配来完成工作内容。好了,关于BIM中 “I”的意义就与大家探讨到这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