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信息模型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即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中应用相关信息技术,进行系统协同设计、协同施工、虚拟建造、工程量计算、造价管理、设施运行维护,为建设方、设计师、施工方、咨询方、监理方、物业等提供“模拟和分析”的科学协作平台,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趋势已势不可当。
BIM的相关特点
五大优势
可视化(设计可视化、沟通可视化、施工可视化复杂节点可视化、数字漫游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
可视化
在设计阶段建筑及构件以三维方式直观呈现出来,设计能够运用三维思考方式有效的完成建筑设计,同构件之间形成互动性和反馈性可视。
协调性
建筑施工可在建筑物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检查,生成 各专业的碰撞检查报告,然后再进行集中修改并完善。
可出图性
综合管线图(经过碰撞检查和设计修改,消除了相应错误以后); 综合结构留洞图(预埋套管图);碰撞检查侦错报告和建议改进方案。
优化性
可视化的设计和技术交底;精细化的施工安排;精确的工程量统计;实现钢结构的预拼装;实现构件工厂化生产;“框图出价” 进度款管理。
模拟性
施工可在设计阶段进行节能模拟、紧急疏散模拟、日照模拟、热能 传导模拟、4D模拟、5D模拟、日常紧急情况的处理方式模拟。
BIM生命周期
BIM作为建筑信息化的高端技术,近些年在国际间多个国家广泛应用,其中以美国为首等多个发达国家更是早早就出台了相关BIM标准及政策,更是有力的推动其在本国的发展。像我国的近邻日本以及韩国等都在90年代就出台了相关政策以及未来战略发展路线,在政府的引导下,建筑信息化产业迅猛发展。为了BIM如此受到重视?它有什么“过人之处”?今天咱们就探讨一下BIM究竟有什么优势?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定义为在建筑设施的生命周期中,创建与维护建筑设施数字信息及其工程应用的技术,以简单的方式说,BIM技术就像是提供给各专业人士一个平台(整合设计的平台),在平台上面进行交流设计,BIM模型不仅一个,从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阶段,需要依阶段性工作需求拆分开来,成为不同目的信息模型操作,供建筑师、土木工程师、承包商、电器机电工程师、设备管理者使用。BIM所建立的模型应当包括:
●设计模型:建筑、结构、水电风、性能仿真、基础设施。
●施工模型:将设计模型案施工步骤细分。
●进度模型:将工程项目按照时间进度跟模型中的对象联结。
●成本模型:将工程成本跟模型中的对象联结。
●制造模型:使用三围模型替代传统图纸化建筑构件。
●运营模型:模拟管理维修更新。
上述所提,三维建筑信息模型具有特定的信息,如建筑师在构件当中赋予尺寸、材料性质,工程师便可以从模型当中读取所需断面资料进行分析设计,BIM的精神在于信息的传递,如果仅有模型而不带有特定的建筑信息,若后阶段的使用上没用这些信息,那么就不是BIM了,BIM模型化的作法是将储存在建筑中的信息整合,使相关作业可以顺利取得所需资料,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BIM具有的特点在于对建筑项目中的信息整合,使相关作业可以顺利取得所需资料,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美国国家标准对BIM做出四层面的解释便是强调“信息”对BIM的重要性,标准如下:
●以数字化方法表达一个设施的物理和功能特性。
●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
●分享跟这个设施相关的信息,在设施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为所有对策提供可靠依据过程。
●在建设案件的不同阶段中,各参与者经由在信息模型中嵌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应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
通过上述内容的阐述,大家可以看出BIM对于建筑产业中的海量信息管理是传统CAD时代不可比拟的,其对于大数据的整合、处理、分析以及运用都远远超越了CAD工具,把建筑项目从之前关注一两个环节直接提升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概念,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现在大家对于BIM究竟有什么优势?应该有答案了,相信在我国政府以及业界对BIM的大力推动之下,其必然会蓬勃发展,为我国实现建筑产业信息化做出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