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征后返和出口退税定义的区别
先征后返又称"先征后退",是指对按税法规定缴纳的税款,由税务机关征收入库后,再由税务机关或财政部门按规定的程序给予部分或全部退税或返还已纳税款的一种税收优惠,属退税范畴,其实质是一种特定方式的免税或减免规定。"先征后退"是指对生产企业在货物报关出口并在财务上作销售的当期先按增值税有关规定征税,然后由企业凭有关退税单证按月报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规定办理退税。
中级会计有必要报班吗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培训班对于不同考生的作用是不同的,根据基础的不同不同考生对于报班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如果基础很好的话,可以选择自学,基础不是很好的考生可以选择报班。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培训班对于考生来说会有比较好的学习上的指引,这一点对于考生来说还是很关键的,基础差的考生在培训班能够得到一些比较好的学习技巧的了解,还能够学习到很多考试经验,少走很多弯路,节省不少的学习时间。
会计核算的内容有哪些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基金的增减。(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物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汇兑结算方式
汇兑结算方式是外汇账户结算科目,主要记录企业实施汇兑结算时发生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汇兑结算方式的主要内容有:1.境外收入,以境外商业信用证的形式受到外汇,必须以外汇收入科目记账;2.境外支出,以境外商业信用证的形式支付外汇,必须以外汇支出科目记账;3.外汇兑换,把境外商业信用证收入的外汇兑换为国内货币,必须按外汇兑换收益和外汇兑换损失两个科目分别记账;4.银行间外汇买卖,按外汇买卖收益和外汇买卖损失两个科目分别记账。
营业现金净流量三个公式之间的关系
营业现金净流量 =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非付现成本)-所得税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所得税+非付现成本
=税后营业利润+非付现成本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所得税税率+非付现成本
=营业收入×(1-所得税税率)-营业成本×(1-所得税税率)+非付现成本
=营业收入×(1-所得税税率)-(付现成本+非付现成本)×(1-所得税税率)+非付现成本
=营业收入×(1-所得税税率)-付现成本×(1-所得税税率)-非付现成本×(1-所得税税率)+非付现成本
=税后收入-税后付现成本+非付现成本×所得税税率
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财务报告目标,企业会计准则允许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如果这些金额无法取得或者可靠地计量的,则不允许采用其他计量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