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成功演讲的关键在于听众对演讲的接受态度。因此,演讲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分析听众心理特征和听众构成在接受演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当大多数人聚在一起组成一个群体时,与独处相比,人们的心理状态会发生一些明显的变化。那么,演讲者如何把握听众的心理呢?以下是听众的主要心理特征:
集体行为中的传染力,即感染,是指情绪或行为从一个群体中的一个参与者传播到另一个参与者。一个头脑冷静、理性的人进入一定规模的群体,他往往会放弃通常抑制自己行为的社会规范,与群体中的其他成员相互刺激,产生强烈的情感和行为反应。在演讲中,少数人笑,每个人都笑;少数人鼓掌,大家鼓掌;少数人打哈欠,所有人都困了。好的演讲者能够控制和调节听众的情绪,把握演讲成败的关键时刻。他们能及时调动观众的热情,把演讲推向高潮。他们还能及时发现观众的不耐烦情绪,并以积极主动的方式控制负面情绪的传播。
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性目的和部分演讲的失败,不仅是因为演讲者准备不足,还因为听众对与自己无关的演讲缺乏兴趣。这在一些形式主义的演讲场合很常见。听众倾向于考虑与他们个人兴趣密切相关的事情。例如,晋升、工资调整和工作分配等话题总是比计划生育、人口普查和道德教育等话题更有趣。因此,说话者应该充分注意听众的利益。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演讲,都要从受众的角度,认真选择和设计时间分配、疑难问题的解决、精神娱乐和放松,以满足受众“以自我为中心”的需求。
实验报告显示,人类注意力的持续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按照单位物体的标准,人类的注意力只能持续3到24秒。人类的大脑总是为新的刺激做好准备。演讲练习也表明,听众很难集中精力在一个冗长的演讲上。因此,演讲者应该有意识地创造出跌宕起伏的演讲内容,及时改变语调和节奏,以确保听众的注意力能够持续。
了解听众的态度,听众可能会反对演讲的内容,也可能会支持这种态度。这两种情况下的演讲技巧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听众持否定态度,说话者应该从与听众相同的态度开始,首先找到共同点。相反,如果观众的态度是支持的,那么你是第一个直接说出他们的支持。
分析受众的构成,一个具体的演讲,还必须事先了解受众的构成,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演讲资料、演讲技巧、演讲风格的准备。从参加讲座的目的来看,听众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 大众对各种名人都有一种敬佩和敬佩之情。因此,当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演说家、体育明星、影视明星发表演讲时,往往会有大量的观众来欣赏他们的名字。这样的观众主要是为了看明星。他们通常不太在意演讲的水平。与此同时,潜在的崇拜往往导致名人的演讲在观众中引起异常强烈的反响。
2. 为了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听众会有意识地选择能够满足他们求知欲的演讲。口才训练、实践训练、学术讲座、技术指导等演讲之所以能吸引大量观众,是因为这些演讲满足了观众对知识的渴望。这类演讲需要内容充实、组织清晰、经验丰富、实事求是。
3.毫无疑问,听众总是对他们渴望理解的话题很感兴趣。比如演讲口才技巧、口才训练、产品介绍、演说招商等演讲,如果涉及到受众的切身利益,受众会非常积极地参与到演讲交流过程中。
4. 一定要到工作汇报、经验交流、各种庆祝活动的场所来,相当一部分观众是由于纪律或出于礼貌而不得不来的。这种观众对演讲的内容不是很在意,在演讲的过程中心不在焉,漠不关心。要征服这样的听众,演讲者必须有出色的演讲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