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资格考试的分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考情分析
列宁领导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后,即开启了社会主义的探索之路,此后斯大林亦大力推进。苏联的社会主义探索是教师资格考试当中的,但这一部分往往容易被考生淡化。这一考点的内容较为丰富,主要包含“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三个部分的内容。在教师资格考试中多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故将此部分内容整理如下,以供大家备考。
二、知识呈现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进攻苏俄,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形势。
(2)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困难。
2.目的
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保证军事上的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后期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3.内容
(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饲料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2)工业:推行工业国有化,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3)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4)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粮食等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4.认识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使苏维埃政权在严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
(2)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政策,这种“直接过渡”的思想被后来的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苏俄急需恢复和发展经济,巩固政权。
2.实施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3.主要内容
(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2)工业: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4)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4.特点
(1)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5.作用
(1)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了国民经济,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基础。
(2)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3)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有益探索。
(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
(1)1922年苏联成立,但其外部仍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内部仍是一个依靠从国外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
(2)1924年,斯大林成为苏联主要领导人;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
2.形成过程
(1)实现工业化
条件: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基础。
目的:加强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过程: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成就: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2)农业集体化
目的:解决粮食危机,配合工业化建设。
过程:1927年开始实施;1932年,苏联宣布“完成全盘集体化”,全国约有6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1937年,超过9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
成就:实现了农业集体化,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问题创造了便利条件;随着集体化运动的高涨,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基本被消灭。
3.特点
(1)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政治:高度集权,权力高度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个人专权;民主法制被忽视,缺少群众监督。
(3)思想:个人崇拜之风盛行,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
4.评价
(1)积极作用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为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2)严重弊端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②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造成农业生产的长期落后。
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三、知识巩固
1.1921年列宁在给时任国家计委主任格·马·克尔日扎诺夫斯基的信中指出:“关于新经济政策有必要加以补充。……新经济政策不是要改变统一的国家经济计划,不是要超出这个计划的范围,而是要改变实现这个计划的办法。”基于这一认识,当时苏俄政府( )。
A.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由国家统一来管理
B.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C.制定五年计划以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扩大集体农庄自主权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
1.【答案】B。解析:“改变实现这个计划的办法”指的是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生产,在工业发展中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故B项正确。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由国家统一来管理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措施,故A项错误。制定五年计划以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是斯大林时期工业发展举措,故C项错误。扩大集体农庄自主权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是赫鲁晓夫改革措施,故D项错误。
2.在这一体制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一体制( )。
A.完全脱离了苏联的国情 B.以行政命令代替价值规律
C.一开始就遭到人民的反对 D.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2.【答案】B。解析:材料中“大工厂”“中央调配”等内容说明是斯大林模式,这一体制是以行政命令代替市场和价值规律,B正确;A项中“完全脱离”的表述过于绝对,错误;C项说法绝对,该政策的推行也得到了人民的拥护,错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斯大林模式在后期弊端逐渐显现,并未保障人民生活稳步提升,故D项错误。
3.有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以下各项与三个实验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B.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
3.【答案】A。解析:“理想”是指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追随理想的实验”指的是在落后的经济状态下,实现工商业国有化,企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面对现实的实验”是在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下,依据国情,局部的恢复资本主义,即新经济政策;“回归理想的实验”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苏联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即斯大林模式,故答案为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