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Z105020 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2Zl05021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
一、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建立的重要性(了解)
二、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建立的原则
(1) 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群防群治制度,确保工程施工劳动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 施工安全管理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适用于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和控制。
(3) 施工安全管理管理体系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4) 项目经理部应结合各项目的实际加以充实
(5) 企业应加强管理和指导
三、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
1.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和“管生产的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 企业和项目相关人员的安全职责
(2) 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制定检查和考核办法
(3) 明确总分包的安全生产责任。
实行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包单位负责,服从总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4) 项目的主要工种应有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5) 施工现场应按工程项目大小配备专(兼)职安全人员。
建筑面积1万m2以下的工地至少有一名专职人员;
1万m2以上的工地设2~3名专职人员;5万m2以上的大型工地,按不同专业组成安全管理组进行安全监督检查。
2.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施工企业进行生产前,应当向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申请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严禁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建筑施工活动。
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期满前3个月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未发生死亡事故的,可不再审查,延期3年。
企业不得转让、冒用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使用伪造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3.政府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
(1) 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2)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3)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国务院铁路、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有关专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4)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专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5)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权纠正施工中违反安全生产要求的行为,对重大隐患可以责令暂时停止施工。
4.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一般包括对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
1) 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
(1) 企业领导的安全教育
(2)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技术干部的安全教育
(3) 行政管理干部的安全教育
(4)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
(5) 班组长和安全员的安全教育
2)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
P194第二段的内容认真学习
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应注意以下三点:
(1) 特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教育
(2) 培训后,经考核合格方可取得操作证,并准许独立作业。
(3) 取得操作证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复市。特种作业操作证每3年复审1次。
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复审时间可以延长至每6年1次。
3) 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
(1) 新员工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具体指公司、项目、班组三级。
① 公司级安全教育由企业主管领导组织实施
② 项目级安全教育由项目级负责人组织实施
③ 班组级安全教育由班组长组织实施
(2) 改变工艺和变换岗位叫的安全教育
① 企业(或工程项目)在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必须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应级别的安全教育
② 当组织内部员工发生从一个岗位调到另外一个岗位,或从某工种改变为另一工种,或困放长假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的情况,必须进行相应的安全技术培训和教育
(3) 经常性安全教育
必须坚持不懈、经常不断地进行
5.安全措施计划制度
(记住下面四个标题及每个标题的具体内容,P195)
(1) 安全技术措施
(2) 职业卫生措施
(3) 辅助用房问及设施
(4) 安全宣传教育措施
6.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每3年复审一次。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的,经用人单位进行知识更新教育后,复审时间可延长至每6年一次;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2015教材变化点)
7. 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制度
对于以下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深基坑
地下暗挖工程
高大模板工程
8.严重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艺、设备、材料淘汰制度
对于已经公布的严重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艺、设备和材料,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应当严格遵守和执行,不得继续使用此类工艺和设备,也不得转让他人使用。
9. 施工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制度
施工单位应当自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验收合格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登记。
进行登记提交的资料,应包括:
(1) 生产方面的资料
(2) 使用的有关情况资料
10. 安全检查制度
详细学习P197 安全检查的方式 安全检查的内容 两段内容
1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12. 三同时”制度
“三同时”制度是指安全生产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生产设施主要是指安全技术方面的设施、职业卫生方面的设施、生产辅助性设施。
13. 全预评价制度
14.工伤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依法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强制性)。
鼓励企业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2Z05022 危险源的识别和风险控制
一、危险源的分类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1.第一类危险源
通常把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第一类危险源危险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
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强度;
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影响范围。
2.第二类危险源
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
管理缺陷
3. 险源与事故
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可能性大小。
二、危险源识别
1. 危险源的识别
危险源分为以下四类:
(1) 人的因素;
(2) 物的因素;
(3) 环境因素;
(4) 管理因素。
2.危险源识别方法
(1) 专家调查法
常用的有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 和 德尔菲(Delphi) 法。
(2) 安全检查表(SCL)法
三、危险源的评估
风险等级评估表 表2Z105022-l
表中:
I-可忽略风险;
Ⅱ-可容许风险;
Ⅲ-中度风险;
Ⅳ-重大风险;
V-不容许风险。
四、风险的控制
1.风险控制策划
2.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在实施前宜进行评审。
评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更改的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允许水平;
(2) 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
(3) 是否已选定了成本效益最佳的解决方案
(4) 更改的预防措施是否能得以全面落实。
3.风险控制方法(要区分第一种和第二种的具体内容)
(1) 第一类危险源控制方法
可以采取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和隔离危险物质、个体防护、应急救援等方法。
(2) 第二类危险源控制方法
提高各类设施的可靠性以消除或减少故障、增加安全系数、设置安全监控系统、改善作业环境等。最重要的是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和教育。
2Z105023 安全隐患的处理
一、施工安全隐患的处理
1.施工安全隐患处理原则
(1) 冗余安全度处理原则
单一隐患设置多道防线
(2) 单项隐患综合处理原则
要从人、机、料、法、环境五个方面考虑
(3) 直接隐患与间接隐患并治原则
(4) 预防与减灾并重处理原则
(5) 重点处理原则
(6) 动态处理原则
2. 施工安全隐患的处理
(1) 当场指正,限期纠正,预防隐患发生
(2) 做好记录,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3) 分析统计,查找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4) 跟踪验证
二、施工安全隐患的防范
1.施工安全隐患防范的主要内容(了解)
2.施工安全隐患防范的一般方法
(1)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培训;
(2) 对施工机具进行有序监管,投人必要的资源进行保养维护;
(3) 建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机制。